一、适用的材料类型
超声相控阵本质是通过超声波的传播与反射实现检测,因此适用于能有效传播超声波的材料,包括:
金属材料:几乎所有金属及合金,如钢(结构钢、不锈钢)、铝、铜、钛、镍基合金等,广泛用于焊缝、锻件、铸件的缺陷检测(如裂纹、气孔、夹杂)。
复合材料: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(CFRP)、玻璃纤维复合材料等,可检测层间剥离、纤维断裂、孔隙率等缺陷(相控阵的多波束特性尤其适合复杂层状结构)。
非金属材料:塑料(如 PVC 管道)、陶瓷(如绝缘瓷套)、混凝土(如桥梁构件)等,可检测内部空洞、开裂、分层等。
不适用的材料:超声波难以穿透或严重衰减的材料,如泡沫、多孔吸声材料、某些粉末冶金制品(孔隙率极高)等。
二、对检测对象的形状要求
超声相控阵对形状的适应性较强,但需结合工件形状优化检测方案:
平板 / 规则形状:如钢板、板材,无需特殊调整,直接采用线性扫查即可覆盖检测区域。
曲面 / 异形件:如管道、压力容器封头、汽轮机叶片等,需通过以下方式适配:
采用曲面适配探头(如弧形阵元探头),确保探头与工件表面贴合,减少耦合损失;
调整波束偏转角度,补偿曲面引起的声波传播路径变化(如管道检测中,通过 “扇形扫描” 覆盖圆周方向);
配合机械扫查装置(如机器人臂、导轨),实现沿曲面的连续扫查,避免漏检。
限制:若形状过于复杂(如多棱角、深凹槽),可能导致局部区域无法耦合或波束被遮挡,需通过数值模拟(如声场仿真)提前评估检测可行性,或结合其他检测方法(如渗透检测)补充。
三、对检测对象的表面状态要求
表面状态主要影响超声波的耦合效率和信号质量,具体要求如下:
表面平整度:需相对平整,避免严重凹凸、毛刺或深划痕。粗糙表面会导致超声波散射(能量损失),信号信噪比降低;若表面起伏过大,探头无法稳定贴合,可能产生耦合间隙(引入空气层,声波几乎无法穿透)。
表面清洁度:需去除油污、锈蚀、氧化皮、涂层(过厚时)等。油污可能影响耦合剂的附着;锈蚀 / 氧化皮会增加声波衰减;厚涂层(如超过 1mm 的油漆层)会改变声波传播路径,需提前去除或通过参数补偿(如调整焦距,计入涂层厚度)。
耦合适配:对于轻微不平整或曲面,可通过选择合适的耦合剂(如高粘度机油、甘油)、使用柔性探头(如橡胶包裹阵元)或施加稳定压力(确保探头贴合)改善耦合效果。
综上,超声相控阵的材料适用性广,对形状和表面状态有一定要求,但通过探头设计、参数优化和扫查方案调整,可大幅提升对复杂工件的检测能力。https://industrial.evidentscientific.com.cn/zh/ndt-tutorials/intro/ut/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