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声相控阵无损检测探头的频率选择需综合考虑检测需求、检测对象特性及超声传播规律,核心依据可归纳为四大维度,每个维度均直接影响检测精度与有效性。首先是检测对象的材料特性,材料的声速与衰减系数是关键指标:对于钢材、铝合金等声速稳定、衰减较小的金属材料,可选择较高频率(如 5-10MHz),因这类材料对超声波的吸收较弱,高频声束能实现更高的分辨率,精准识别微小缺陷(如直径 0.1mm 以下的气孔);而对于铸铁、复合材料(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)等声速不均、衰减较大的材料,需选择较低频率(如 1-5MHz),避免高频声束因过度衰减导致信号微弱 —— 例如检测铸铁管道时,低频声束可穿透更厚的材料,同时减少因材料内部疏松结构产生的杂波干扰,确保缺陷信号的有效识别。
其次是检测需求的精度与深度要求,频率与检测精度、检测深度呈 “反向关联”:高频探头(如 10-20MHz)的声束波长更短(根据公式 λ=c/f,λ 为波长,c 为声速,f 为频率),分辨率更高,适用于表面或近表面缺陷检测(如管道内壁的腐蚀坑、表面裂纹),例如检测薄壁不锈钢管道的焊接接头时,高频探头可清晰区分未焊透与夹渣缺陷;而低频探头(如 0.5-2MHz)的声束穿透能力更强,适用于厚壁管道的深层缺陷检测(如壁厚 50mm 以上管道的内部裂纹),例如检测高压油气管道的壁厚减薄时,低频声束可穿透整个管壁,准确测量壁厚变化量。
再者是检测对象的几何尺寸与结构,针对小尺寸或复杂结构部件,需匹配频率以避免声束 “过覆盖” 或 “欠覆盖”:对于细口径管道(如直径小于 50mm),若选择低频探头,声束扩散角较大(根据公式 θ=arcsin (1.22λ/D),θ 为扩散角,D 为探头直径),易导致声束覆盖管道外的无关区域,产生干扰信号,因此需选择高频探头以缩小扩散角,精准聚焦于管道内壁;对于厚壁管道的多层结构(如带防腐层的管道),低频探头可穿透防腐层与管壁,减少界面反射信号的干扰,而高频探头易在防腐层与管壁的界面产生强烈反射,影响缺陷信号的识别。
最后是检测环境与耦合条件,恶劣环境或差耦合条件需通过频率调整提升检测稳定性:在高温环境(如管道运行温度高于 100℃)下,高频探头的压电晶片性能易受温度影响,导致频率漂移,因此需选择耐高温的低频探头;在耦合条件较差的场景(如管道表面有轻微锈蚀),低频声束对耦合层厚度的敏感度较低(高频声束需严格控制耦合层厚度,否则信号衰减严重),可通过低频探头减少耦合不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,确保缺陷信号的稳定采集。https://industrial.evidentscientific.com.cn/zh/ndt-tutorials/intro/ut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