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桥式起重机设备停止运行后需要做哪些工作?
桥式起重机停止运行后,需通过 “设备检查、状态复位、安全防护、记录归档” 四步工作,确保设备处于安全待机状态,延长使用寿命并规避闲置期间的风险,具体工作内容需结合短期停止(如班次结束)与长期停止(如检修、假期)调整,通用流程如下:
首先是设备全面检查,排查运行后的潜在问题。检查机械部件:观察起升机构的钢丝绳是否有断丝、磨损,吊钩是否有裂纹或变形,滑轮组是否转动灵活;检查制动器:确认制动瓦与制动轮贴合良好,无油污、磨损(制动瓦磨损量≤50%);检查运行机构:查看大车、小车车轮是否有啃轨痕迹,轨道上是否有杂物;检查电气系统:关闭控制柜电源,检查电机、电缆是否有过热、异味,限位开关、急停按钮是否处于正常位置;若停止运行前存在异常(如异响、振动),需重点检查对应部件,如电机发热需测量绕组温度,确认是否超过额定值(如 A 级绝缘电机≤105℃)。
其次是设备状态复位,恢复至安全待机模式。将吊具(如吊钩、抓斗)降至最低安全高度(距离地面≥0.5m,且不影响地面作业),若长期停止,需将吊具固定在主梁下方的挂钩上,避免吊具晃动;操作大车、小车,将起重机移动至指定停放位置(通常为车间端部或无作业区域),确保起重机不占用主要通道,且与其他设备、立柱保持≥1m 的安全距离;对于有防风要求的起重机(如露天或高厂房),需启用防风装置:夹轨器需夹紧轨道,锚定装置需插入锚定坑,防风拉索需拉紧,防止大风导致起重机移动;最后,关闭操作室电源、总电源开关,拔掉钥匙(若配备),锁好操作室门窗,防止无关人员操作。
安全防护措施是停止运行后的关键环节。清理设备及作业区域:清除主梁、端梁上的杂物(如工具、灰尘),清理轨道上的油污、金属碎屑,避免杂物影响下次运行;设置安全警示:若起重机需检修或长期停止,需在操作室、电源开关处悬挂 “设备停用,禁止操作” 警示标志,在轨道两端设置挡块,防止其他设备碰撞;检查消防设施:确认操作室、控制柜附近的灭火器(如干粉灭火器)完好有效,压力正常,若长期停止,需检查设备周围的消防通道是否畅通,无堵塞。
最后是记录归档与交接,保障管理追溯性。填写设备运行记录:记录本次运行的作业内容(如吊运重物重量、次数)、运行时间、设备状态(如是否出现异常),若有异常需详细描述(如异响位置、发生时间);进行班次交接(若为多班作业):向接班人员说明设备运行情况、注意事项,如某部件需重点关注,确保信息传递准确;若为长期停止(如超过 1 周),需额外做好防护:在金属部件(如车轮、轴承)表面涂抹防锈油,在操作室放置干燥剂,防止潮气腐蚀;断开总电源,关闭起重机的电源总闸,确保闲置期间无电气能耗或漏电风险;最后,将运行记录、检查报告归档至设备管理档案,为后续维护、检修提供依据。
https://www.konecranes.com.cn/
产品推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