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的聚光器高度调节对成像有什么影响?
奥林巴斯光学显微镜的聚光器是 “调控照明光线进入物镜的强度与角度” 的核心部件,其高度调节通过改变光线聚焦位置,直接影响成像的亮度均匀性、对比度与分辨率,具体影响机制如下:
从亮度与均匀性来看,聚光器的核心作用是将光源发出的发散光线汇聚后,以平行光或适度汇聚光的形式进入物镜。当聚光器高度过低时,光线汇聚点位于载物台下方,进入物镜的光线呈发散状态,导致视场亮度不足,且中心与边缘亮度差异大(中心亮、边缘暗),尤其在高倍镜(如 40×、100×)下,因物镜通光孔径小,亮度不足会直接导致成像昏暗,细节难以分辨;当聚光器高度过高时,光线汇聚点位于载物台上方(甚至超出样本平面),进入物镜的光线过度汇聚,虽视场整体变亮,但易出现 “光斑聚焦” 现象(视场中心出现强光点,周围亮度不均),同样影响观测体验。只有将聚光器高度调节至 “光线汇聚点恰好落在样本平面” 时,进入物镜的光线均匀且强度适中,视场亮度一致,为清晰成像奠定基础。
从对比度与分辨率来看,聚光器高度调节与物镜倍率需匹配。低倍镜(如 10×)观测时,物镜视场范围大,需将聚光器适当调低,使光线以较宽角度进入物镜,避免光线过度集中导致样本细节与背景对比度降低(如透明生物切片的细胞轮廓模糊);高倍镜(如 100× 油镜)观测时,物镜分辨率要求高,需将聚光器升高至最高位置(或接近最高位置),同时配合开大光圈,使光线以较小角度(更接近平行光)进入物镜,增强样本细节(如细胞内细胞器)与背景的灰度差异,提升对比度,同时满足高倍镜对 “平行光入射” 的需求,充分发挥其分辨率优势(如将分辨率从 0.5μm 提升至 0.2μm)。若高倍镜下聚光器高度不足,光线角度过大,会导致物镜无法捕捉到样本的细微散射光,细节模糊,分辨率无法达标。
此外,特殊观测技术(如相差观察、暗视野观察)对聚光器高度有严格要求:相差观察需将聚光器上的相差环与物镜的相差板对齐,高度调节需精确至 “相差环中心与物镜中心重合”,否则无法形成相差效应,透明样本的细微结构无法显现;暗视野观察需将聚光器高度调节至 “光线仅从样本边缘斜射进入物镜”,若高度偏差,会导致暗视野背景变亮,失去 “暗背景显亮样本” 的效果。
https://industrial.evidentscientific.com.cn/zh/microscope/
产品推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