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超声波测厚仪有误差修正功能吗?
超声波测厚仪普遍具备误差修正功能,这是保障测量精度的核心功能之一,其设计初衷是抵消因材料特性、环境因素、操作偏差导致的测量误差,具体可从功能原理、修正类型、操作方法三方面详细说明。
从功能原理来看,误差修正功能的核心是通过 “参数补偿” 或 “算法校准”,让测量结果更贴近真实厚度。超声波测厚的基础公式是 “厚度 =(声速 × 传播时间)/2”,若声速设定不准、传播时间检测有偏差,都会产生误差,误差修正功能就是针对这两大变量进行调整。例如当测量不同声速的材料时(如钢的声速约 5900m/s,铝的声速约 6300m/s),若误将铝的声速按钢的标准设定,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小,此时误差修正功能可通过调整声速参数,抵消声速偏差带来的误差;对于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声速波动(如钢材温度每升高 10℃,声速约下降 10m/s),部分高端测厚仪还能通过内置温度传感器,自动采集环境或工件温度,实时修正声速,减少温度误差。
误差修正功能主要分为三类:一是 “声速修正”,这是最基础的修正类型,仪器内置多种常见材料的标准声速库(如金属、塑料、玻璃),用户可根据实际测量材料选择对应声速,若材料声速不在标准库内,还能手动输入自定义声速(范围通常为 1000-15000m/s),例如测量特殊合金材料时,先通过标准试块(已知厚度)反算材料实际声速,再手动输入仪器完成修正;二是 “零点修正”,用于抵消探头延迟、耦合剂厚度带来的系统误差,操作时将探头贴合在 “零点校准块”(厚度为 0 的标准金属块)上,仪器会自动检测并记录初始误差值,后续测量时自动减去该误差,尤其在测量薄材料(如 0.1-1mm 厚度)时,零点修正能大幅提升精度;三是 “温度修正”,多应用于工业级测厚仪,仪器通过探头或外置传感器检测工件温度,结合预设的 “温度 - 声速对应表”,自动调整声速参数,例如测量高温管道时,工件温度达 100℃,仪器会将钢的声速从常温 5900m/s 修正为 5800m/s,避免高温导致的测量偏差。
实际操作中,误差修正需按规范步骤执行:以 “声速修正” 为例,先准备与被测工件材质相同、厚度已知的标准试块(如厚度 5mm 的不锈钢试块),将探头贴合试块,读取仪器显示厚度,若显示 4.9mm(误差 0.1mm),则进入 “声速修正模式”,调整声速值直至显示厚度与试块实际厚度一致(此时声速从标准值微调至精准值),完成修正后保存参数,后续测量同材质工件时即可沿用该修正后的声速;零点修正则需定期执行(建议每周 1 次),将探头平稳贴合零点校准块,长按 “零点校准” 键,仪器显示 “校准完成” 后即可,若校准后仍有误差,需检查校准块表面是否清洁(有无油污、划痕),确保贴合紧密。需注意,误差修正功能并非 “万能”,若仪器硬件损坏(如探头磨损、计时芯片故障),仅靠软件修正无法彻底解决误差问题,需先维修硬件,再进行误差修正。
https://industrial.evidentscientific.com.cn/zh/thickness/
产品推荐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