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起重机吊物坠落的常见原因有哪些?
起重机吊物坠落是严重安全事故,常见原因集中在 “设备故障”“操作不当”“环境影响” 三类,需从操作与设备双层面建立预防机制,全面降低风险。
先看常见原因:一是设备层面,钢丝绳故障是主因,如钢丝绳断丝超标准(6×37 型钢丝绳在一个捻距内断丝超 11 根)、磨损量超直径的 10%、出现严重锈蚀或疲劳变形,未及时更换导致断裂;其次是制动系统失效,如制动器刹车片磨损过度、液压制动系统漏油导致压力不足,无法拉住吊物;还有吊钩故障,如吊钩出现裂纹、危险截面磨损超原尺寸的 10%、防脱装置损坏,导致吊物从吊钩滑落。二是操作层面,超载作业是核心诱因,如起吊重量远超额定起重量,突破钢丝绳、吊钩的承载极限;其次是吊点选择不当,如吊运细长工件时未选在重心对称位置,导致吊物倾斜后滑落;还有违规操作,如起吊时突然加速、变幅或回转,吊物惯性过大挣脱约束。三是环境层面,大风(风速超 6 级)导致吊物剧烈摆动,撞击周边物体后坠落;雨雪天气使钢丝绳打滑、制动系统摩擦系数下降,也可能引发坠落。
针对性预防需分操作与设备双管齐下:操作层面,首先严格执行 “不超载” 原则,作业前核对吊物重量与起重机额定起重量,使用力矩限制器实时监控,超限时立即停止;其次规范吊点选择,吊运不规则工件时先计算重心,使用专用吊具(如卡环、吊梁)确保吊物平衡,起吊前进行 “试吊”(吊离地面 0.5 米,检查吊物是否平稳、制动是否有效);最后强化操作人员培训,杜绝突然启停、野蛮操作,大风、雨雪天气若无法满足安全条件,立即停止作业。设备层面,建立 “日常检查 + 定期维护” 制度,每日作业前检查钢丝绳(断丝、磨损、锈蚀情况)、吊钩(裂纹、磨损)、制动器(刹车片厚度、液压油位),发现问题立即整改;每月进行一次全面维护,包括钢丝绳润滑(涂抹专用润滑脂)、制动器调整(更换磨损刹车片、补充液压油)、安全装置校准(力矩限制器、高度限位器);每年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设备检测,出具检测报告,不合格设备严禁使用。此外,在吊物下方设置 “安全禁区”,禁止人员停留,即使发生坠落也能减少人员伤亡,形成 “预防 + 兜底” 的双重保障。
https://www.konecranes.com.cn/
产品推荐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