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起重机在吊装大型构件时,如何保证构件的稳定性和平衡性?
吊装大型构件(重量超 50 吨、尺寸超 10 米,如桥梁节段、厂房钢屋架)的稳定性与平衡性,需贯穿 “吊前准备 - 吊装过程 - 就位固定” 全流程,通过技术措施与操作管控双重保障。吊前准备阶段,核心是精准规划吊点与配置吊具。根据构件的结构图纸、重量分布,通过受力计算确定吊点位置 —— 若构件为对称结构(如矩形钢柱),吊点需对称设置在重心两侧,且吊点间距需满足 “吊索与构件夹角不小于 60°” 的要求,防止夹角过小导致吊索受力过大断裂;若构件为非对称结构(如异形混凝土梁),需采用 “多吊点协同” 方式,通过调整不同吊点的起升速度平衡构件姿态,必要时使用平衡梁,将单点起升力分散为多点均匀受力,避免构件局部受力过大变形。同时,需选用与构件重量、形状匹配的吊具,如吊装钢构件使用专用夹具,吊装混凝土构件使用兜底吊索,确保吊具与构件紧密贴合,无滑动风险。
吊装过程中,需通过 “同步控制与动态调整” 维持平衡。起升阶段,操作人员需保证各吊点的起升速度一致,若采用多台起重机联合作业(如双机抬吊),需指定 1 名总指挥,通过对讲机协调两台设备的起升、变幅动作,确保构件始终处于水平状态,偏差控制在 5° 以内;当构件离地后,先暂停起升,观察构件是否有倾斜、晃动,若出现轻微倾斜,可通过调整一侧吊点的起升高度(如单台起重机抬吊时,缓慢提升较高侧吊点或降低较低侧吊点)进行校正;在构件平移过程中,需保持低速匀速,避免突然启动或制动,防止惯性导致构件摆动,若遇到阵风,需暂停作业,待风势减弱后再继续,必要时使用缆风绳(一端固定在构件顶部,另一端由地面人员牵引)控制构件姿态,减少晃动幅度。
就位固定阶段,需 “精准对位与及时加固”。当构件接近安装位置时,缓慢调整起升与变幅速度,使构件与安装基础精准对接,此时地面操作人员需配合使用撬棍、千斤顶等工具,微调构件位置,确保安装孔、连接节点完全对齐;构件就位后,需立即采用临时固定措施(如安装定位销、焊接临时支撑、拉紧缆风绳),待临时固定强度满足要求(如支撑焊接长度达到设计值)后,再缓慢卸载吊索,避免构件在吊索拆除后发生位移或倾覆,最终完成永久固定(如螺栓连接、焊接),确保构件长期稳定。
https://www.konecranes.com.cn/
产品推荐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