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客信息
起重机在夜间作业时,照明系统的配置有哪些标准?
起重机夜间作业的照明系统配置需遵循 “全面覆盖、亮度充足、无眩光干扰” 原则,确保作业区域、设备关键部位及周边环境清晰可见,依据《起重机械安全规程》(GB 6067.1)及行业标准,具体配置标准可分为三类。
首先是作业区域照明,需实现 “无死角覆盖”:一是吊装区域主照明,需在起重机臂架头部、回转平台两侧安装大功率泛光灯(功率≥100W,光源为 LED 或卤素灯),照明范围需覆盖吊钩、被吊物体及下方作业半径 1.5 倍的区域,亮度不低于 50lux(可通过照度计测量),确保操作人员清晰观察重物状态;二是支腿区域照明,在每个支腿外侧安装定向照明灯(功率≥30W),亮度不低于 30lux,方便操作人员检查支腿伸展状态、接地情况及有无障碍物;三是行走区域照明(针对移动式起重机),在车身前后端安装转向灯、示廓灯,同时配备行走照明灯(功率≥50W),确保移动时前方 50m、两侧 10m 范围内亮度不低于 20lux。
其次是设备关键部位照明,需突出 “重点清晰”:一是操作室照明,内部安装可调光照明灯(亮度 50-100lux),避免强光直射操作台;操作面板需配备背光(亮度≥20lux),确保按钮、仪表读数清晰;二是传动部位照明,在起升机构卷筒、变幅机构齿轮箱、回转机构轴承等关键部件旁安装小型定向灯(功率≥20W),亮度不低于 30lux,方便操作人员观察部件运行状态,及时发现异响、漏油等异常。
最后是安全警示照明,需具备 “醒目提醒” 功能:在起重机顶部、臂架端部安装红色警示灯(闪烁频率 1-2 次 / 秒,亮度≥100cd),确保夜间 500m 范围内可见;若作业区域靠近道路或人员通道,需在警戒区边界安装黄色警示灯(常亮,亮度≥50cd),配合反光标识使用。同时,所有照明设备需具备防水、防尘性能(防护等级≥IP54),电线需穿管保护,避免磨损漏电,照明系统需与主电源独立连接,配备单独开关,方便操作与故障排查。
https://www.konecranes.com.cn/
产品推荐




